人物
时段
朝代
“田怀谏”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宣慰魏博制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七
奉君亲。竭忠孝。
人伦之大端也。贤智所以尽心。
赏功劳。懋名节。
国家之急务也。皇王所以致理。
朕嗣服丕业。恭临万邦。
每念政之未孚。化有不暨。
怵惕惟厉。载廑于怀。
尝以为肖质禀灵。皆思向善。
亦在甄明抚导。推示至诚。
树绩必使其光扬。罹患必图其安缉。
永言及此。终食岂忘。
魏博大藩。东夏雄屏。
军戎勇于见义。黎庶怀于有仁。
自中原始兵革之虞。河朔为用武之地。
抱才器者。或感恩而尽力。
申节效者。果因事而彰明
时将大宁。斯获予志。
田季安薨谢。其子幼童。
奸邪凭依。妄肆威福。
一境危慄。惧致覆亡。
比屋凋伤。疲于杼轴。
田兴仗义奋发。剪去憸人。
大安方隅。屡献忠恳。
达三军奉上之志。激千里望阙之诚。
誓遵典彝。丕变旧俗。
忠谏指切。感于朕心。
是用特授旌旄。俾靖封略。
言念将士。同德叶谋。
守正如金石之坚。凌寒挺之操。
垂令名于不朽。示臣节于将来。
清风载扬。丹款可鉴。
嘉尚叹息。劳于寝兴。
赏不踰时。式示旌劝。
其管内百姓等。身劳耕稼。
力竭征徭。每念予怀。
用当忧悯。宜令司封郎中知制诰裴度往魏博宣慰。
亲谕朕意。仍赐钱一百五十万贯。
河阳院诸道合进内库绫绢绵等支送充。赏给将士及六州县百姓。
差科宜给复一年。使之苏息。
州县之中。或有残破偏甚者。
田兴逐便宜处分。朕以布泽之时。
务从人欲。好生之德。
期洽众心。魏博管内。
宜赦见禁囚徒。其与田兴协心立功大将判官等。
委兴具名衔闻奏。当有甄升。
如有父母在。别加优恤。
当道从前以来官吏将校等。或忠义可嘉。
而刑戮滥及。如有此色。
田兴条录奏闻。当加追赠。
如有家口见存。宜厚加优恤。
管内高年茕独。或天宝遗人。
夙沾皇化。或孤独废疾。
不能自存。委田兴差官存问。
仍量给粟帛。管内有清勤奉职
为众所知者。委田兴具事迹奏闻。
当加进改。如身在丘园。
行义素著。或才兼文武。
名节可称。亦委田兴具名闻荐。
太尉季安。姻戚旧臣。
尝任将相。饰终之典。
宜示优崇。其葬事委田兴差官勾当
礼物之閒。务从周厚。
田怀谏在疚之初。政出群小。
因致军府骚然不宁。以其幼年。
有足矜悯。待其到京之日。
一门量加存恤。呜呼。
耸善念功。惟恐不及。
恤人厚下。惟恐不丰。
庶洽雍熙。遂櫜弓矢。
为仁繇己。其道信然。
树德务滋。在乎终始。
凡百多士。宜悉朕怀。
代谕淮西814年10月21日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
某月日。山南东道节度兼申光蔡等州招抚使检校司空严某。
致书前彰义军兵马使吴侍御淮西士官吏申光蔡等州百姓等。奉十月十九日诏书。
以某充申光蔡招抚使。某月日遣使赍敕送付界首布告讫。
某顷镇太原。与吴侍御伯父相国公同受恩寄。
交问岁时。欢好不绝。
仅十馀年。可谓至矣。
吴侍御尚书继当宠命。某又领镇荆南
前好复修。款密如旧。
吊丧问疾。礼无不时。
亦可谓勤矣。某与吴侍御伯父先父既等夷。
吴侍御实丈人行。固已私矣。
况朝廷以吴侍御因丧扰惑。迷误诏旨。
欲思致训。未忍加兵。
仍以某为招抚之使。是吴尚书之嗣既绝。
而由某有复联之望。捧诏以来。
夙夜忧叹。不任怜痛之怀。
某欲上徵古类。恐引谕不明。
切为诸公以近事灼然在耳目者言之。今吴侍御弃丧背礼。
舍父干君。诱聚师徒。
希求爵位者。岂不以贞元末年
天下方镇物故。往往依凭众请而得者。
十恒二三。以此为自偷之證耶。
甚不然也。德宗皇帝御天下日久。
春秋高。理务便安。
不欲生事。或谋及卒伍而置师长
盖一时之权也。今天子二十八即皇帝位。
控一海内。臣妾夷狄。
赫然皇威。熏灼白日。
杨惠刘辟李锜犹守故态。谓朝廷未即诛擒。
曾不知逾月之间。皆头悬稿街。
腰斩都市。此诸公之所闻见也。
自是蛮夷慑窜。戎臣震惕
相与奔走朝阙之不暇。今庙堂之上。
命将择帅。容易于授卿长。
吴侍御希求非望之志。安得复行于今日哉。
此众不可凭位不可取之明验也。今吴侍御蓄聚糗粮。
缮完城垒。偷侵县邑。
不自危亡者。岂不以贞元中吴相国为谗邪所斗。
错误朝章。韩太保率众奉词。
吴相国终以宥免。又以此为自偷之證耶。
又不然也。日者谋议之臣。
算画不审。韩太保行阵之将耳。
总统非所长。而又徵天下乌合之众以授之。
是以迁延进退。不时成功。
然犹吴相国悔过乞降。深自咎责。
朝廷多之。仅乃全活。
吴相国躬服节俭。衣食与士卒同。
蓄货力耕。向三十载。
然后粗能支一战耳。今吴尚书驭众日浅。
吴侍御年位俱卑。诸将之在下者。
皆怏怏苟容。非有威怀信服之志。
百姓日蹙。赋敛月加。
天兵四临。耕织尽废。
窃闻壮者劫而为兵。老弱妻孥。
吞声于道路。而欲以吴相国三十年拊循积聚之力为自比。
甚相悬矣。况国家命全军之将。
用不竭之资。乌尚书董怀汝之师。
李尚书举陈许之众。柳中丞以鄂之全军军于安陆
令狐中丞淮南之锐旅屯于寿春。某以襄阳之劲卒数万集于唐。
而又益之以魏博之骁骑江陵之强弩。
以攻则彼有压卵之危。以守则我无出疆之费。
用三州之赋。敌天下四海之饶。
以一旅之师。抗天下无穷之众。
虽妾妇騃孩。犹知笑之。
而况于义夫壮士哉。若圣天子推含垢之化。
图不战之功。使环而守之。
塞其飞走。则男不得耕。
女不得织。盐茗之路绝。
仓廪之积空。不三数月。
求诸公于枯鱼之肆矣。傥或神算风驱。
天威电激。使齐攻四面。
各裂一隅。彼若聚而待之则自穷。
分而应之则不足。东抗则西入。
南备则北侵。腹背受攻。
首尾皆畏。赤族之刑既迫。
舆榇之计方施。则固难期于曩时之宥免矣。
此又力不可支势不可久之明验也。今吴侍御厚利买交。
严刑劫质。谓王师可敌。
谓已众不离者。岂不以大将李义等言甘约重。
许以死生之为耶。又不然也。
李锜据吴楚之。兼榷管之利。
选才养士。向十五年。
独以张子良为腹心不贰之将。故授以锐健先锋之兵。
又以裴行立为骨肉不欺之亲。故授以敢死酬恩之卒。
然而一朝迁延王命称疾不朝。子良朝倒戈以攻于外。
行立夕纵火以应于内。则戮死。
而张裴甚荣。此又诸公之所闻见也。
刘辟乘韦令饶衍之后。廪藏谷帛。
以亿万计。啖养士卒。
凭恃阻固。以仇良辅有朴厚不摇之心。
是以成其要害而授之兵。然而天兵一麾。
因垒来下。席卷馀孽。
巴蜀大定。则戮死。
而良辅甚荣。此又诸公之所闻见也。
卢从史内蕴私邪。外张威武
荧惑天听。逗留王师。
以乌尚书有委用亲信之恩。故授之以爪牙卫已之众。
然而睿略潜施。元凶就执。
尚书清垒整旅以俟命。从史放死。
尚书甚荣。此又诸公之所见闻也。
此数君子者。岂受利不厚。
誓约不明哉。盖逆顺之理殊。
而子孙之祸大也。且田太保季安藉累代继袭之势。
身没之后。允子不肖。
将卒聚谋而请之天子。天子嘉其忠而与之。
赉百万之财以赡军。复三年之赋以励俗。
郎署之英以荣其宾介。而坐专席操郡国者又相继。
彼魏博三军之士。岂独不受恩于田氏父子耶。
盖苦其束缚禁闭。终日以城门为战场。
思复泰然游泳于王泽耳。今国家用乌尚书为重镇。
所以警诸将囚缚受赏之功。用仇大夫为先驱。
所以警城堡降下宠荣之利。使田大夫统魏博向义之旅。
所以励三军去邪附正之机。奈何吴侍御碎六尺之躯。
李义辈求福之费。绝公侯之嗣。
淮西军受赏之资。其为人谋也则厚矣。
自谋何薄哉。此又将不可恃而兵不可保之明验也。
今天子垂恻隐之诏。建招抚之名。
吴侍御若束身归朝。将吏等继踵向阙。
纵不得与乌尚书张金吾分封并位。受立功之赏。
独不得与田怀谏命服趋朝。奉先人之家嗣乎。
且张伯靖五溪之蛮隶耳。聚徒杀人。
为恶甚大。圣上怜其愚。
诏某招致之。而犹据戎行之右职。
忝佐郡之清员。岂独于吴侍御淮西之将吏。
而阻其自新之路哉。谚曰天不可违。
又曰时不可失。书至之日。
善自图之。如或违天失时。
寝而不报。则王师进击于外。
义士潜谋于中。身首之戮指期。
肘腋之危坐见。异日为天下戮笑。
李义等成封侯之利。岂不大哀哉。
戎事方殷。未获周尽。
感念平昔。兴然动怀。